《叢林奇譚》再造版

艾甘・漢

導演 / 編舞

當今備受尊崇的著名舞蹈藝術家。二十多年來,艾甘・漢創作了無數作品,為英國以至國際藝術 作出重大貢獻。他的舞作以富想像力、深入淺出且貼近生活見稱,著作包括:《Outwitting the Devil》、《異地人》、《輪》、《如果》、《思想伊戈:百年春之祭》、《源》、《上升之路》、《靈知》 和《零度》。

他直覺敏銳、善於溝通,與不同範疇的藝術家共編舞作,過往合作包括:中國國家芭蕾舞團、演員 茱麗葉.庇洛仙、芭蕾舞家蕭菲・紀蓮、編舞 / 舞者希迪・拉比・徹卡奧維和伊期雷爾・加凡、歌 手凱莉・米洛、獨立搖滾樂隊 Florence and the Machine、視覺藝術家安列茨・卡普、安東尼・葛姆雷和葉錦添、作家哈尼夫・庫雷西,以及作曲家史提夫・利殊、尼廷・索尼、喬斯林・普克和 賓・弗羅斯特。

他的作品情感飽滿,敘事鋪排別具心思,靈巧地營造細膩而深刻的效果。《金融時報》曾以「手法 精彩,內涵非凡」來形容他。2012 年為倫敦奧運會的開幕典禮所創作的一段舞作,獲各界一致讚 賞。他在舞蹈生涯中屢獲殊榮,包括:兩項奧利花獎、貝絲獎(紐約舞蹈與表演藝術獎)、ISPA 國 際表演藝術協會卓越藝術家獎、弗雷德與艾黛兒・雅士提大獎、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先驅大天使獎、倫敦南岸天空藝術獎及九項英國藝評人全國舞蹈獎。2005 年獲授 MBE 勳銜,以表揚他對舞蹈的 貢獻。

今年獲委任為德蒙福特大學校長,同時是倫敦大學、羅漢普頓大學和德蒙特福特大學的榮譽畢業 生,以及聖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院的榮譽院士。亦是沙德勒之井劇院、山景戲劇藝術學院及曲線劇 院的特邀藝術家。

艾甘・漢

邱博安

創意伙伴 / 指導

國際享負盛名的舞蹈藝術家、教師、編舞家和藝術學者。邱博安在馬來西亞接受基礎舞蹈訓練, 其後在獲蓮花士勳章的印度傳奇舞蹈大師 Adyar K. Lakshman 指導下密集式訓練婆羅多舞蹈。作為一名當代舞蹈藝術家,他曾與韋恩・麥葛萊格、艾甘・漢和修芭娜・嘉亞辛等多人合作。2003 年創立邱博安舞蹈團,並在 2014 年至 2017 年期間擔任馬爾他國家舞蹈團 ŻfinMalta 的藝術總監。另外,作為一位成熟優秀的藝術家,他持續參與巡迴演出,並專注創作婆羅多獨舞和獲委約當 代雙人舞作品。曾為艾甘・漢舞蹈團《思想伊戈:百年春之祭》、《異地人》和《Outwitting the Devil》等作品擔任排練指導,並與艾甘・漢同台於英國國家芭蕾舞團的芭蕾舞劇《吉賽爾》演出。 2019 年獲任命為艾甘・漢舞蹈團的副創意總監。

邱博安

特里格・佐敦

文本

作家、演員兼演藝工作者,佐敦擁有俄羅斯猶太人和伊拉克穆斯林的血統。2007 年畢業於英國皇家中央演講與戲劇學院,其後一直從事舞台和影視演員的工作。出道作《Ali and Dahlia》啟發自他在巴勒斯坦工作時的經歷,2019 年春季在伊斯靈頓歡樂劇院首次上演,由獲授 MBE 勳銜的 Kerry Michael 執導。該劇榮獲最有前途新劇作家獎等三項外西區戲劇獎提名,並入圍 2020 年編 劇工會獎的最佳戲劇大獎。現為漢普斯特德劇院 INSPIRE 作家組織成員,目前正專注於創作下一 部戲劇和一系列令人期待的全新電視節目。

特里格・佐敦

莎朗・克拉克

戲劇構作顧問

劇作家、監製及跨界別體驗劇團 Raucous 創作總監,克拉克曾任職英國國家劇院、皇家莎士比亞劇團、503 劇團、Arcola 劇團、New Diorama 劇團、阿德曼動畫、巴庫皇家劇場、Sherman 劇院、和福皇宮劇院及布里斯托老域劇團(任文學監製)。2017 年榮獲 Bruntwood 評審獎戲劇創作大獎,以及入圍耶魯戲劇劇本比賽與 PapaTango 獎。2019 年獲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及空間運算公司 Magic Leap 頒贈數碼研究贊助。現為布里斯托 Pervasive Media Studio 常駐藝術家及西英格蘭大學劇本寫作高級講師,亦從事電影劇本創作。

莎朗・克拉克

喬斯林・普克

作曲

獲獎無數的英國作曲家及音樂家,普克以其獨特多變的當代音樂見稱。作品橫跨多種文化和類型, 包括管弦樂、合唱到簡約音樂,靈感來自自然聲音及現場錄音,創作出令人回味的聲景。曾為《仁妻》、《威尼斯商人》、《Brick Lane》及《大開眼戒》等多齣電影配樂,備受讚賞。2018 年憑改篇自 Mike Bartlett 劇作的電視電影《查理斯三世》贏得英國影視藝術文化學院電影頒獎禮 (BAFTA)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過去與艾甘・漢合作多個項目,包括《Dust》(英國國家芭蕾舞團「Lest We Forget」芭蕾舞劇系列)及享負盛名的《源》等,她更憑後者贏得 2012 年英國作曲 家獎。

喬斯林・普克

加里夫・費亞

聲音設計

屢獲殊榮的聲音設計師,費亞以其前衛的劇場作品見稱。舞蹈作品包括:《The Language of Kindness》(Wayward 製作)、《威尼斯石頭記》和《看不見的城市》(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59 製作及蘭伯特舞蹈團)、《奧賽羅》(Frantic Assembly 劇團)和《John》(DV8 劇場)。其他作品 包括:《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The Encounter》(Complicité 劇團)、《Bedknobs & Broomsticks》,以及 2012 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典禮。他著有《Sound Design for the Stage》,並榮獲多個聲音設計獎項,包括:三項奧利花獎、兩項東尼獎、兩項戲劇桌獎、兩項何普曼獎及一項倫敦標準晚報獎。

加里夫・費亞

邁克爾・赫爾斯

燈光設計

過去二十年間,赫爾斯一直專注於舞蹈表演,常與編舞家羅素・馬里芬特和艾甘・漢合作,被譽為「光之編舞」,其中他與馬里芬特合作的表演更廣獲國際評論界的讚譽和多個獎項。多年來與艾甘・漢合作無間,共同製作的作品包括:《In-I》、《源》、《TOROBAKA》、《輪》及《異地人》。

2009 年成為沙德勒之井劇院的特邀藝術家,並於2010年成為第四位收錄至《牛津舞蹈詞典》的,以表揚其對舞蹈界的貢獻。2014年獲頒奧利花獎傑出舞蹈成就獎。

邁克爾・赫爾斯

米莉雲・布特

舞台視覺設計

獲獎無數的舞台設計師,布特在世界各地從事劇場、歌劇及舞蹈的舞台設計工作。生於柏林,在漢堡 Akademie für Kostüm Design 修讀服裝設計,並在倫敦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攻讀劇 場設計。近期參與項目包括:百老匯舞台劇《梅岡城故事》、《三個高女人》及《玩偶之家 2》;先後於新域劇院、倫敦西區及紐約百老匯公演的《The Jungle》,以及於皇家宮廷劇院上演 Caryl Churchill 的《What If If Only》。1999年獲 Linbury 獎舞台設計獎;2010 年憑《Earthquakes in London》及《Sucker Punch》獲倫敦標準晚報獎最佳設計獎,2018 年憑《The Jungle》再次獲獎。

米莉雲・布特

亞當・史密夫

美術/動畫指導

獲獎無數的動畫及美術指導,史密夫從事現場舞蹈、戲劇和音樂表演超過十年。2005 年於英國修咸頓索倫特大學完成學位課程,主修動畫,畢業後即投身電視及電影製作,其後透過 YeastCulture 開始為現場表演創作動畫及設計影像,在首個合作項目中為艾甘・漢《源》製作動畫。其後為芭蕾舞、當代舞蹈、歌劇及古典與當代音樂演出創作動畫,參與製作包括:《胡桃夾子》、《狡猾的小狐狸》、《彼得魯斯卡》,以及與 Wang Ramirez 合作尼廷.索尼的《Dystopian Dream》。

亞當・史密夫

歷克・希勒爾

影像監製/指導

倫敦影像藝術家、監製及影像設計師。希勒爾於 1998 年完成大學課程,主修電影及政治,畢業後為英國廣播公司及第四台執導多齣紀錄片,其後創辦數碼媒體公司 YeastCulture,首個主要項目是為尼廷・索尼的《彼得魯斯卡》全球巡演創作影像。其後為不同藝術家與團體製作及指導影像製作,包括:艾甘・漢(《源》)、愛樂管弦樂團(《RE-RITE》及巴爾托克《藍鬍子城堡》)、西蒙・歷圖與倫敦交響樂團(利格特《Le Grand Macabre》)、Courtney Pine(巡演)、柏林愛樂樂團與彼得・謝勒(楊納傑克《狡猾的小狐狸》)、Boy Blue(《The Five》)、The Matthew Herbert Big Band(巡演)及 Hussein Chalayan(於沙德勒之井劇院公演《Gravity Fatigue》)。

歷克・希勒爾

歷奇・亨淳

排練指導

亨淳曾於皇家芭蕾舞學院(初級及高級)接受訓練,2009至2015年在英國國家芭蕾舞團作全職藝術家。擔任排練指導的演出計有:艾甘・漢舞蹈團《Outwitting the Devil》及《叢林奇譚》再造版、英國國家芭蕾舞團《Creature》(艾甘・漢編舞)及《Nora》(Stina Quagebeur 編舞)、New English Ballet Theatre 2018年度節目,以及伯明翰皇家芭蕾舞團的《Embrace》(George Williamson 編舞)。參演作品包括:倫敦西區《花都艷舞》(克里斯托弗・惠爾頓編舞)、《On The Town Japan Tour》(Ashley Page 編舞)、New English Ballet Theatre 2017 年度節目,以及《胡桃夾子》再造版(Jenna Lee 編舞)。曾與韋恩.麥葛萊格在全英音樂獎同台演出,亦曾參演迪士尼電影《胡桃夾子》。2020 至 2021 學年,她於中央芭蕾舞學校任職第二年助教;目前在 Kerry Nicholls 指導下擔任史丹福郡青少年芭蕾舞團總監。

歷奇・亨淳

安祖・潘

排練指導

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潘曾就讀馬來西亞聯邦芭蕾舞學院,後獲獎學金赴倫敦中央芭蕾舞學校深造。在中央芭蕾舞學校第二年,他與都柏林城市芭蕾舞團合作,在芭蕾舞劇《吉賽爾》中飾演 Peasant Pas De Deux一角。他曾參演《鐘樓駝俠》巡迴演出三年,其後於 Celine Dion 拉斯維加斯《A New Day》演唱會演出五年。多年來,曾與多位編舞家和導演合作,包括:依利・基利 安、Rui Horta、沃爾皮・伊錫克、Richard Wherlock、Roberto Galvan、Mia Michaels、Karl Schreiner、克利斯蒂安・施普克、Carlus Pardrissa、Johann Kresnik、Jean Renshaw 及菲力浦・施托澤。2018 年加盟艾甘・漢舞蹈團,參演《Outwitting the Devil》。

安祖・潘

安祖拉 ‧ 陶勒

排練指導(巡演)

資深舞者,陶勒曾效力 Richard Alston 舞蹈團及蘭伯特舞蹈團多年,亦與多位國際知名編舞家合作,包括:Christopher Bruce、韋恩・麥葛萊格、麥斯・艾克及依利・基利安。曾獲提名角逐 TMA 獎舞蹈成就獎及英國藝評人全國舞蹈獎傑出女舞蹈員獎。曾爲蘭伯特舞蹈團、英國廣播公司和獨立電視的多個節目及現場活動編舞;於皇家芭蕾舞學院和英國國家芭蕾舞學院教授當代芭蕾舞技巧,現時仍與頂尖芭蕾舞團合作。2021年夏季加入艾甘・漢舞蹈團,擔任排練指導。

安祖拉 ‧ 陶勒

艾甘・漢舞蹈團駐團成員

舞者

艾甘・漢舞蹈團駐團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