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於犬丘

藝術家簡介

節目

藝術家簡介

創不同協作

MaD(Make a Difference)創不同協作成立於2009年,是一個連繫亞洲changemakers的協作平台。MaD以跨界合作、共創、同理心及永續發展為核心價值,支持本地創意生態的長遠發展,積極推動有志於創不同的人士以創新方法探索及回應當代挑戰,建立創意公民社會,帶來正面改變。創不同協作有限公司為《稅務條例》第88條認可的慈善機構。

創不同協作

張慧婷

策劃

張慧婷從事藝術策劃、寫作及社會實踐。她的項目接連不同領域,多發生於傳統藝術場館以外。從在溫室及碼頭等場域策劃沉浸式體驗、為小島上的豬和雞寫故事,以至跟堅韌社群一起為街巷派對造彩旗,她以藝術牽動感知,探討人與人、不同物種以及環境的共存。她遇到動物通常都會說「哈囉!」,跟一隻毛茸茸的貓一起生活。

張慧婷

伍韶勁

創作總監

伍韶勁是媒體藝術家,以光影及聲音等非物質媒介,創作跨領域、場域特定及體驗式作品。他曾將行駛中的電車和巴士改裝成流動暗室,把龐大的地下蓄洪池轉化成靜思空間,以光影列車穿梭集體回憶,拓闊「都市媒體」的可能性。作品讓不同視點看到彼此,把光灑在每每被忽略和遺忘的細碎,邀請觀眾傾聽。他和家中的貓很有默契:當牠站在櫃上、躺在沙發、豹速奔跑時,他就會理解回應。

伍韶勁

李一葦

音樂總監

李一葦(1992年生)是風格多樣的年青作曲家,作品廣獲國際頂尖樂團演奏,如 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法國)、Ensemble Modern(德國)、 Ensemble Multilatérale(法國)、香港創樂團和 Trio Accanto(德國)。他亦經常獲邀與其他跨領域藝術家合作。他的音樂作品探討時間、記憶和結構。愛好動物的他曾與一隻德國牧羊犬一起生活十多年。

李一葦

黃子珏

技術總監

黃子珏是佈景及錄像設計工作者,曾合作單位包括全劇場、香港舞蹈團及其兒童及青年團等。除舞台演出,亦活躍於不同類型製作,近年參與的項目包括藝術推廣辦事處的《邂逅!老房子》(林嵐 X 三棟屋博物館)及伍韶勁作品《25分鐘後》等。他跟附近社區貓的關係是鄰居和朋友,農村貓送給他的禮物包括蛇、老鼠、蜥蜴、新鮮的小魚。

黃子珏

丁立德

技術指導

丁立德是裝置藝術家,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作品以探索自身的感覺和生活經驗為始,結合不同物料素材,以裝置藝術呈現。除個人創作,他亦曾在多個跨領域的演出及展覽擔任製作統籌。他最近的藝術研究探討動物與人的共生關係,反思由人類主導的環境,梳理前人所累積的聯想。當中的作品《物種 783,569》以動物故事為引子,以類紀錄的方式展示。

丁立德

陳庭章

技術指導

陳庭章是作曲家、樂器製作人、敲擊樂手,主要以音樂、聲音創作,抒發與人相處的情感點滴,以及對香港這個城市的寄盼。他以音樂讓觀眾打開耳朵,聆聽石屎森林中的雀鳥叫聲;以太鼓表達對海洋生態的關注;為傳說中的盧亭配上現場音樂。最近,他在作曲家鄺展維在香港動植物公園的作品《栩栩如生》中演出,反思人和動物共存的生活模式。

陳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