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基爵

概念 / 導演 / 舞台設計 / 音樂

作曲家、媒體藝術家、香港城市大學哲學碩士(創意媒體)及香港演藝學院音樂碩士(作曲及電子音樂)。一直以多重身份活躍於香港音樂和藝術界音樂作品曾獲多個獎項或提名,包括亞洲作曲家聯盟青年作曲家比賽、香港金帆獎、香港電影金像獎、台灣金馬獎及華語音樂傳媒大獎

作品曾於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阿德萊德澳亞藝術節、雅典數碼藝術節、法國EXIT數碼電子藝術節、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台灣科技藝術展示會等展出;2017 年獲澳洲委約創作首個大型戶外聲音裝置《家》;2018 年另一聲音裝置作品《忐忑》更榮獲英國著名媒體藝術獎流明獎(3D / 互動)及2022 獲香港故宮博物館委約創作大型聲音裝置「慶」。

近年創作多個革新媒體藝術作品,將空間、媒體裝置、視覺藝術融入現場表演,包括由 M+ 博物館委約的《18 種發聲與失聲的方法》、香港演藝學院委約作品《息在零地》、與國際導演蔡明亮合作的《一零》、場域特定作品《籠裡的 18 種風景》(歷史建築)及《急救箱與許願池》(泳池)。

除藝術創作以外,近年亦積極推動香港藝術與科技發展,成立跨界別製作公司Machine & Art NOW ,於2021年主辦了混種藝術企劃「活人電機」和 今年正在進行的「The Missing Link 」科技藝術企劃。

梁基爵

黃俊達

概念 / 導演 / 舞台設計 / 編舞

導演、編舞、演員、電影形體演技指導及戲劇導師。現為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全職講師(形體敘事/音樂劇

2017 年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戲劇)得主;2019 年獲香港民政事務局嘉許為「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傑出人士」;2021 年獲亞洲文化協會 Altius 獎助金,開展為期六個月的個人獎助計劃,前往日本研究傳統與當代的藝術形式。

2005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2008 年遠赴巴黎賈克樂寇國際戲劇學校學習,為少數完成兩年專業訓練課程的華人;2018 年修畢第三年教學課程,並獲教師資格。

2010 年創立綠葉劇團,兼任藝術總監及創作導演。2018 年憑《爸爸》提名香港舞台劇獎最佳導演(喜劇 / 鬧劇);2019至2020 年憑《孤兒》榮獲 IATC(HK) 劇評人獎年度導演獎、香港小劇場獎最佳導演及最佳整體演出。其他作品包括:《小飛俠》、《#1314》等。

近年導演作品包括:法國五月藝術節《星光之城》、香港芭蕾舞團《仙履奇緣》、文化交談《利瑪竇》、香港藝術節《後話西遊》等。演唱會編舞包括:鄭秀文《#FOLLOWMi》演唱會的四首歌曲(寰亞娛樂,2019)、岑寧兒《Home is…》音樂會(Sunny Idea,2022)等。電影形體演技指導作品包括:《三人行》(杜琪峰執導警匪電影)、《明日戰記》(吳炫輝執導動作科幻電影)等。

黃俊達

韓梅

演出

生於陝北黃土高坡。先後獲城市當代舞蹈團及其舞蹈中心獎學金,赴香港演藝學院進修現代舞。

2010 年憑新約舞流《歸途》榮獲香港舞蹈年獎最佳女舞蹈員;2018 年十八區超新聲歌唱比賽亞軍得主;2019 年以歌手身份加入無界樂人;2021年憑綠葉劇團《小飛俠》榮獲 IATC(HK) 劇評人獎年度演員獎。

近期演出包括:西九自由約(與爵士樂四重奏 In One Stroke 合作);無界樂人《多元音樂,走出逆境》、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卡桑德拉—表象終結的世界》及《大驅離》、綠葉劇團《小飛俠》、《#1314》、《腐乳》等。

韓梅

鄭美君

演出

以一級榮譽及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音樂學士及碩士學位課程,並獲多項獎學金。

活躍於各種表演形式,包括獨奏、室樂、管弦樂、歌劇、多媒體等。2014 年擔任英國賀飛雪.謝克特舞團《怒滾狂舞》首位錄用女鼓手,並於新視野藝術節作多媒體演出。2019 年獲選為由英國敲擊樂二重奏Maraca2 所帶領的「世界敲擊樂團 2019」音樂家之一,並隨團於歐洲巡演,同年獲邀以獨奏家身份與沙田交響樂團演奏敲擊樂協奏曲《Frozen in Time》。2020 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新苗資助」,舉辦跨媒體個人獨奏會《Metamorphosis — Emily Cheng Multimedia Percussion Recital》。2021及 2022 年為M+ 博物館開幕及續作《18種 / 再18種發聲與失聲的法》(梁基爵創作)擔任特約藝術家。鄭氏為 RE.MIX 敲擊樂二重奏創辦人之,現為多個專業樂團擔任自由樂手,包括香港管弦樂團、香港交響樂團及香港城市室樂團等。

鄭美君

秦匯晉

演出

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在校期間與多位本地及海外舞蹈藝術家合作,包括龐智筠、黃美玉(中國香港)、張聰斌(中國廣東)、江華峰(英國)、余載恩(澳洲)、史蒂芬妮.雷克(澳洲)、邱晉樂(西班牙)等等。參與校内製作包括:《聚》、《樹之歌》、學生作品《We are in the same Wilderness》及香港藝術節《無極》等。

曾獲 Keep Moving Danz 獎學金、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獎學基金「卓越表現獎學金」;曾參與「舞跡可尋──粵港青年舞蹈交流計劃」、「舞蹈青年」平台舞蹈演出、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2022 年獲挑選至艾甘.漢舞蹈團、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共同策劃的實習計劃,遠赴英國倫敦實習。

秦匯晉

何曉媚

演出

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現代舞。在學期間獲頒舞蹈學院現代舞教師獎學金21/22,並兩度獲城市當代舞蹈團頒舞蹈青年獎學金。

過往合作本地及海外藝術家包括:周佩韻、史蒂芬妮.雷克(澳洲)、邱晉樂(西班牙)、亞歷山大.惠特利(英國)、江華峰(英國)、余載恩(澳洲)、Elise May(澳洲)、奧里.康坤拉(法國 / 老撾)等。

2018 年在新約舞流發表首個個人編作《游離份子》,以身體回應世界。

何曉媚

黎芷欣

演出

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曾獲蔡永善醫生伉儷紀念獎學金、勉旃獎學金,更獲城市當代舞團頒獎學金,赴北京舞蹈雙週。於第46屆全港公開舞蹈比賽中贏得金獎。達英國皇家舞蹈學院芭蕾舞 A2 級別。

熱衷探索舞蹈的可能性,在學期間曾與多個著名編舞家合作:包括史蒂芬妮.雷克(澳洲)、邱晉樂(西班牙)、江華峰(英國)、余載恩(澳洲)、Richard Causer(澳洲)、Raphael Hillebrand(法國 / 德國)等。

黎芷欣

楊善喬

演出

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現代舞。曾獲一杯涼水獎學金,更獲城市當代舞團頒獎學金,赴北京舞蹈雙週。2022 年獲挑選至艾甘.漢舞蹈團、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共同策劃的實習計劃,遠赴英國倫敦實習。

過往合作編舞包括:史蒂芬妮.雷克(澳洲)、江華峰(英國)、余載恩(澳洲)、亞歷山大.惠特利(英國)、邱晉樂(西班牙)、Richard Causer(澳洲)等。現活躍於表演藝術及舞蹈教育,熱衷參與不同藝術界別的創作。

楊善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