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说法《华严》音乐会

进念‧二十面体

进念ZUNI是介乎蓝与绿的颜色,并是北美洲以创作手工艺著名的少数民族;二十面体ICOSAHEDRON的意译也是传播力强的细菌最基本形状。

1982年成立,本地注册非牟利慈善文化团体,以香港为基,面向世界的实验艺术团体。现为香港九个专业艺团之一,自2009年起进驻香港文化中心。

香港最具代表性的实验艺团,原创作品逾200出,曾获邀前往世界各地逾80个城市演出和交流。

多年来,在会员的支持及在联合艺术总监荣念曾、胡恩威的带领下,致力拓展香港文化艺术新领域、积极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主催艺术评论及文化政策研究等工作,并活跃于艺术教育和发展电子媒体及跨媒体等新类型的艺术模式,近年亦致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以「经典重现」、「传统创新」、「多媒体剧场」、「社会剧场」为四大艺术方向。进念的实验性和颠覆性,不断启发着华人社会的艺术和舞台美学发展。

进念‧二十面体

胡恩威

导演、Arts Tech装置、书法

进念・二十面体联合艺术总监暨行政总裁,从事编剧、导演、监制和策画等多方面的工作,是跨界剧场及艺术科技剧场先锋,作品以强烈视觉影像建构剧场美学,作品曾应邀于北京、南京、上海、苏州、东京、新加坡、台北、柏林、布鲁塞尔、克拉科夫、米兰等世界各地演出,主题涵盖文学、历史、时政、建筑、宗教,包括《香港生死书》、《心经即是巴哈》、《华严经》、《万历十五年》、《半生缘》、《东宫西宫》系列,昆剧《临川四梦汤显祖》及《紫禁城游记》,多媒体建筑音乐剧场系列《路易简的时代和生活》及《Looking for Mies》等,先后与多位华人剧场达人赖声川、林奕华、孟京辉等合作,负责多媒体舞台设计。

2009年,胡氏策画了香港首个以建筑为题的「建筑是艺术节」,透过剧场演出、展览、讲座及研讨会等艺术形式,向市民大众展示不同层面的知识、美学和思辩的方法和讨论,探索建筑及剧场的各种艺术可能。2017起策画「Z Innovation Lab进念舞台创新实验室」,发掘表演艺术与舞台崭新科技的各种可能。

2012年凭《Looking for Mies》获香港设计中心颁发「亚洲最具影响力优秀设计奖」。2013年获《南方都市报》颁授「深港生活大奖年度艺文人物奖」,2018年《建筑城市》获「DFA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奬 - 银奖」,2019年「A’国际设计大奬赛」表演艺术类别银奖,2020年凭「进念舞台创新实验室2019」获「德国红点- 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

胡恩威

释僧彻法师

创作顾问

生于香港,一九九三年出家于法雨精舍,一九九四年受戒于台中万佛寺,毕业于能仁书院哲学系,就读于台湾圆光佛学院。

释僧彻法师

于逸尧

音乐总监

香港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主修地理,却以音乐为终身职志。1996年创作〈再见二丁目〉得以入行。曾合作歌手包括彭羚、梅艳芳、黄耀明、杨千嬅、麦俊龙、梁咏琪、林二汶、许廷铿等。于逸尧分别凭「越快乐、越堕落」及「涙王子」两度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配乐提名,亦凭”Wanna be”一曲,与林二汶及荒井壮一郎同获「2012 CASH金帆音乐奬」「CASH最佳歌曲大奬」。2019年所监制大碟〈许廷铿——拾〉获得香港电台举办「第43届十大中文金曲」「十大中文金曲最佳中文唱片奖」。于逸尧自2006年开始写作有关饮食文化的文章,已出书八册——〈文以载食〉、〈食以载道〉、〈食咗当去咗〉、〈半岛〉、〈畅游异国放心吃喝〉、〈天地一馄饨〉、〈不学无食〉及〈不学无食 二 一菜一路〉,并着有香港音乐人访谈录〈香港好声音〉。现定期为〈MilkX〉、〈am730〉等报章杂志撰写专栏文章及专题报导。

于逸尧

陈浩峰

音乐总监

1998年加入进念.二十面体,现为助理艺术总监。曾参与创作、演出及筹划多项不同类型的演出计划,包括社会剧场《东宫西宫》、《楼市怪谈》、历史剧场《万历十五年》、《上帝来到中国》、生命剧场《华严经》、多媒体建筑音乐剧场《包豪斯的建筑设计宣言》(建筑是艺术节2011)、卡通儿童音乐剧《魔笛》(2010版本)(国际综艺合家欢2010)等。除剧场演出外,陈浩峰同时进行音乐创作,曾参与多次剧场演出的音乐、歌曲及歌词创作,2000年成立乐队「假音人」,2002年推出首张同名大碟,2005年在香港艺术中心举行一连九场《假音人之陈浩峰爵士摇滚K唱会》;2014年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演出「假音人唱《香港歌书-小流民》夜总会」音乐会;2020年演出《假音人回到浪漫演唱会》。其他专辑还包括《补习之迷恋》及《东宫西宫主题曲全集2003-2013》。陈氏亦为流行歌手撰写歌词,合作歌手包括:黄耀明、梁咏琪、容祖儿、杨千嬅、何韵诗、at17、蓝奕邦、泳儿等。

陈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