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力普.格拉斯

作曲

生於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及茱莉亞音樂學院。1960年代初,格拉斯遠赴巴黎師承Nadia Boulanger兩年,同時將拉維香卡的印度音樂譯成西方樂譜,賺取生活費。至1974年,他已為格拉斯樂團和Mabou Mines劇團創作大量創新樂曲,此階段的重要作品包括《Music in Twelve Parts》,以及與羅伯特.威爾遜創作膾炙人口的歌劇《沙灘上的愛恩斯坦》。此後開始為歌劇、舞蹈、戲劇、室內樂團、管弦樂團以至電影作曲。作品曾獲多項奧斯卡金像獎提名(《活佛傳 》、《此時.此刻》、《醜聞日記》)和一項金球獎(《真人Show》)。回憶錄《無樂之詞》於2015年由Liveright Books出版

2012年獲日本美術協會頒發高松宮殿下記念世界文化獎;2016年獲時任總統奧巴馬頒發美國國家藝術勛章; 2018年榮獲第41屆甘迺迪中心榮譽獎。近作包括馬戲歌劇《Circus Days and Nights》、《第十三交響曲》和《第十四交響曲》。2022年格拉斯慶祝其85歲生日,並於全球舉行一系列演出。

菲力普.格拉斯

菲利・麥達莫

編劇 / 聯合導演 / 演員

Improbable 劇團的創始成員及聯合藝術總監。除《格拉之思》外,其他Improbable劇團作品包括《70 Hill Lane》、《生命遊戲》、《Animo》、《Coma》、《Spirit》、《Sticky》、《灰姑娘》、《The Hanging Man》、《血染莎劇場》(與英國國家劇院合作);《Panic》、《美女與野獸》(與ONEOFUS共同製作);《暴風雨》(與英國北部舞蹈劇團和牛津劇院共同製作);《Opening Skinners Box》(與英國北部舞蹈劇團和西約克郡劇場共同製作);《Lost Without Words》(與英國國家劇院共同製作); 以及《龍貓》(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日本電視台於巴比肯藝術中心呈獻)。

與Improbable劇團合作的歌劇作品包括菲利普·格拉斯的《真理堅定》(英國國家歌劇院及洛杉磯歌劇院);《The Perfect American》、奧利花獎得獎作品《阿肯那頓》、莫札特《女人皆如此》(英國國家歌劇院及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阿伊達》(英國國家歌劇院)以及為嬰兒創作的歌劇《BambinO》(與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及蘇格蘭歌劇共同製作,現由洛杉磯歌劇院主辦); 以及《此時.此刻》(美國大都會歌劇院)。

擔任導演作品包括奧利花獎得獎作品《甩頭百厭星》;《Alex》(英國The Arts Theatre);《The Ghost Downstairs》(李斯特海馬克劇院);《魔鬼契約》、《Improbable Tales》(諾定咸劇院);《鐘樓駝俠》及《The Government Inspector》(西約克郡劇場); 並參與《She’s Leaving Home》(20 Stories High製作)的藝術創作。

2003年,他獲頒英國國家科學技術與藝術基金會獎學金,以研究運用即興創作和過程主導的衝突促進技巧,來排練及創作戲劇,研究期間他主持很多開放空間技術活動。麥達莫於2007年獲密德薩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並於2023年獲頒ISPA國際表演藝術協會卓越藝術家獎。

菲利・麥達莫

姬絲緹・侯斯利

聯合導演

導演、編劇及戲劇構作。曾獲得牛津貝克特劇場信託大獎及北舞台尚未命名創新大獎,2017年憑作品《The Encounter》獲The Stage創新大獎,並憑2018年作品《The Believers Are But Brothers》再獲提名。

其目前及未來作品包括與Javaad Alipoor共同創作的《Rich Kids: A History of Shopping Malls in Tehran》(愛丁堡Traverse Theatre);《Avalanche: A Love Story》(擔任劇場構作;悉尼戲劇團);以及《Mephisto {Rhapsodie}》(都柏林城門劇院)。

其他劇作包括與西蒙.麥克伯尼共同執導的《The Encounter》(英國合拍劇團);與Bryony Kimmings合作的《I’m A Phoenix, Bitch》;Philip Pullman的《Grimm Tales》(獨角獸劇團);《Misty》(擔任劇場構作;叢林劇場及倫敦西區劇院);《The Distance》(圓屋劇院);《The Believers Are But Brothers》(擔任聯合導演;叢林劇場、圓形劇院、西約克郡劇院及英國北部舞蹈劇團);《Myth》(擔任聯合編劇;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A Pacifist’s Guide to the War on Cancer》(為英國合拍劇團擔任劇場構作及國際巡演導演;英國國家劇院及曼徹斯特Homer Theatre);《Wanted》和《9》(Chris Goode and Company、Transform Festival及西約克郡劇院);《Walking the Tightrope》(Offstage Theatre及無間斷劇場);《All I Want》(紐卡素Live Theatre、Leeds Libraries 及倫敦Jacksons Lane藝術中心);《Mass》(布里斯托老域劇院及Camden People's Theatre);《The Beauty Project》(無間斷劇場及倫敦新域劇院);Penny Dreadful製作的《How to Be Immortal》(英國蘇豪劇院及巡演);《Bandages》(Corn Exchange Newbury及巡演);以及《Thirsty》(The Paper Birds及Blue Jam for Etcetera)。

姬絲緹・侯斯利

Peter Relton

重演導演

擁有逾25年執導歌劇經驗,Relton於麥達莫的《此時.此刻》(大都會歌劇院)世界首演中擔任副導演,自2007年開始與麥達莫合作無間,作品包括重演《阿肯那頓》(大都會歌劇院)及《真理堅定》(洛杉磯歌劇院)。

其他作品包括《波希米亞人》、《那布果》、《蝙蝠》、《費加羅的婚禮》、《魔笛》、《鄉村騎士》、《丑角》、《採珠者》及《人聲》等。Relton曾為Grange Park Opera的新劇院開幕執導《托斯卡》,亦於英國皇家歌劇院重演《羅恩格林》。

重演作品包括大衛.麥克維卡爵士的《弄臣》(英國皇家歌劇院);Fiona Shaw的《費加羅的婚禮》及Sir Jonathan Miller的《塞維爾理髮師》(英國國家歌劇團)。Relton更為BBC Proms將《錦繡良緣》搬上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的舞台。作為一名導演,Relton曾於英國皇家歌劇院、英國國家歌劇院、北方歌劇團、格蘭特堡歌劇節以及歐洲各地的劇團工作。

Peter Relton

Fly Davis

設計

擔任設計的作品包括《Caroline, or Change》(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 及西區劇院;奧利花獎最佳服裝設計提名);《泰爾親王佩利克爾斯》和《I Want My Hat Back》(英國國家劇院);《Beginning》(英國國家劇院及西區劇院);《馬克白》(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及巴比肯藝術中心); 《我們互不相識的一小時》及《冬天的故事》(愛丁堡皇家蘭心劇院);《The Prudes》、《Pigeons》及《Primetime》(皇家宮廷劇院);《奧賽羅》(Sam Wanamaker Playhouse及莎士比亞環球劇院);《雙城記》及《苦海孤雛》(攝政公園露天音樂劇院);《小城風光》、《慾望號街車》、《Scuttlers》、《Hunger for Trade》、《Nothing》及《How Our Light Is Spent》(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所劇院);《Barbarians》、《Trade》、《慾望號街車》及《Turning a Little Further》(倫敦新域劇院);《The Last Remains of Maisie Duggan》(愛爾蘭國家劇院);《玻璃動物園》(英國黑德朗劇團;英國巡演);《Opera for the Unknown Woman》(倫敦燃料劇團;英國巡演);《飛天巨桃歷險記》(西約克郡劇院);《The Dissidents》(Kiln Theatre);《Contractions》(Crucible Theatre);《The Crocodile》(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I’d Rather Goya Robbed Me of My Sleep Than Some Other Arsehole》(都柏林城門劇院);《Image of an Unknown Young Woman》(都柏林城門 劇院;獲得Off West End Award 最佳佈景設計);以及《Dealing with Clair》(橙樹劇院)。其服裝設計作品包括《Unreachable》(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所劇院)及《Shipwreck》(阿爾梅達劇院)。

Fly Davis

Colin Grenfell

燈光設計

為Improbable劇團擔任燈光設計的作品包括《Lost Without Words》、《血染莎劇場》及《生命 遊戲》(英國國家劇院);《The Hanging Man》、《70 Hill Lane》、《Coma》、《The Paper Man》、《Spirit》、《Animo》、《美女與野獸》、《Panic》、《No Idea》、《Still No Idea》及《暴風雨》(於英國及世界各地上演)。

為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所劇院擔任燈光設計的作品包括《Kes》、《Separate Tables》及《櫻桃園》 (布里斯托爾老域劇院)。其他作品包括《帖木兒》(皇家莎士比亞劇團);《Black Watch》、《酒神》、《365》、《男人哭吧》及《Granite》(蘇格蘭國家劇院);《The Village Social》(威爾士國家劇院);《The Caretaker》(利物浦劇院、布魯克林音樂學院、阿德萊德藝術節及倫敦西區劇院);《The Mother》、《仲夏夜之夢》、《Half Life》、《Forever Yours》、《Marie-Lou》、《平安夜》及《The Omission of the Family Coleman》(巴斯皇家劇院);《Stevie》(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獲頒威爾斯劇場獎最佳燈光獎的《朱門巧婦》(克盧伊德劇院);獲頒英國貓獎最佳燈光獎的《象人》(鄧迪話劇院);以及獲頒英國劇場獎最佳燈光獎《The Hanging Man》(西約克郡劇院)。

Colin Grenfell

Giles Thomas

聲音設計

聲音設計及作曲作品包括《馬克白》(馬耳他Unifaun Theatre);《Grimm Tales》(獨角獸劇團);《Cock》及《Plenty》(Chichester Festival Theatre);《亨利五世》及《奧賽羅》(布里斯托煙草工廠劇院);《奧賽羅》(英國巡迴劇院);《推銷員之死》(皇家及德蓋特劇院);《How My Light Is Spent》(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所劇院);《Wish List》和《Yen》(曼徹斯特皇家交易所劇院及皇家宮廷劇院);《Contractions》(Crucible Theatre);《I See You》、《門邊的狼》、《Primetime》、《Mint》、《Pigeons》、《Death Tax》及《The President Has Come To See You》(皇家宮廷劇院);《婆摩娜》(英國國家劇院、皇家交易所劇院及橙樹劇院);以及《Outside Mullingar》(巴斯皇家劇院)。

其他聲音設計作品包括《慾望號街車》(納菲爾德修咸頓劇院);《The Almighty Sometimes》(皇家交易所劇院);《Hijabi Monologues》(叢林劇院);《Disco Pigs》(Trafalgar Studios及愛爾蘭劇院);《What Shadows》(伯明翰劇院及Park Theatre);《They Drink It in the Congo》(阿爾梅達劇院);《冰雪女王》(納菲爾德修咸頓劇院及皇家及德蓋特劇院);《Betrayal: a polyphonic crime drama》(I Fagiolini;英國巡演);《Khandan》(伯明翰劇院及皇家宮廷劇院);《英雄正當時》(Nabokov Theatre及漢普斯泰德劇院);《Shoot/Get Treasure/Repeat》(皇家宮廷劇院、都柏林城門劇院、Out of Joint Theatre、Paines Plough及英國國家劇院);以及《House of Agnes》(Paines Plough)。

Giles Thomas

Chris Vatalaro

音樂總監 / 樂團(敲擊樂)

來自美國紐約州北部,擅長多種樂器。在布魯克林自由身工作一段日子後,加入Antibalas Afrobeat Orchestra擔任鼓手,巡迴世界演出數以百計。2006年移居英國,與Mark Ronson、Imogen Heap和Sam Amidon等音樂人演出。近年他曾合作的音樂人包括Anohni、Radiohead成員Philip Selway、Jarvis Cocker、 Colin Stetson、Beth Orton、Jessie Buckley、Brian Eno和Karl Hyde等。Vatalaro曾登上《Modern Drummer》雜誌及參與電影《Wild Rose and Yesterday》配樂。

Chris Vatala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