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劇場《聖約翰受難曲》

賈智納

指揮

魯特琴手,1984 年與 Hans-Werner Apel 共同創辦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身為早期音樂的 音樂家、組織者和研究者,樂團是賈智納多元化工作的重心部分。除了歌劇世界首演的錄音以外, 樂團亦灌錄唱片,與非當代作曲家發展非一般碰撞,例如菲力普.格拉斯與梅魯拉的《Timeless》 及舒茲與霍蘭德爾的《戰爭與和平 1618:1918》等。這些節目證明了音樂家能結合早期和現代曲目, 令音樂家和觀眾享受其中。近年賈智納亦擔任客席指揮。於波恩及奧登堡作客席演出後,亦於紐倫 堡州立劇院指揮數個歌劇演出。最近於德累斯頓歌劇院演出蒙台威爾第作品《奧菲歐》,亦於曼海姆 國立劇院指揮韓德爾的《復活》。

 

相片:© luxstudio

賈智納

趙伯承

概念 / 聯合導演

香港土生土長,身兼指揮、舞台導演及藝術節目策劃。趙氏積極製作嶄新的古典音樂劇場,突破傳 統的表達方式及思維,為本地觀眾帶來更廣闊的體驗。近年作品包括蒙台威爾第《愛情之戰牧歌》; 英語牧歌《奧莉安娜的勝利》;韓德爾《彌賽亞》;巴赫清唱劇《我心滿足》、《分岔路上.大力神》、 《咖啡清唱劇》、《聖約翰受難曲》及《聖馬可受難曲》,以及彼高利斯《聖母悼歌》等。趙氏在歐洲和 美國生活多年,非常重視藉不同文化的藝術家合作令世界變得更美好這個理念。

 

相片:© Angel Chiu

趙伯承

林俊浩

概念 / 聯合編舞 / 聯合導演

編舞及跨界別劇場導演。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及舞蹈學院現代舞系文憑課程,其後赴荷蘭 鹿特丹庫達茲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進修當代編舞,獲編舞藝術學士。

個人近作包括新視野藝術節《告不可報》(2021 年);賽馬會藝壇新勢力《Living up to HER》(2019 年)、《風平草動:報告1》(2018 年);新視野藝術節《候話。四重奏》(2016 年)及香港藝術節 《單.雙》(2014 年)。

2015 年,林氏獲 Connecting Spaces 邀請到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任駐校藝術家。 編舞以外,林氏亦為各類演出擔任不同崗位,包括導演、編排導演、形體設計和演唱會舞蹈總監 等。近年參與表演項目包括香港管弦樂團《張艾嘉的仲夏夜之夢》;西九自由空間 x 香港話劇團《大狀王》;新約舞流《馴悍記》;聲蜚合唱節 x 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巴赫劇場《聖約翰受難曲》(德國 柏林試演);香港話劇團《往大馬士革之路》、《驕傲》及《太平山之疫》;高世章策劃《我們的音樂 劇》;陳輝陽 x 女聲合唱《人來人往》、《上一次流淚》及《少女的祈禱》作品音樂會;一舖清唱《三生 三世愛情餘味》及《時代狂唱》;非常林奕華《聊齋》及《機場無真愛》,以及劉美君演唱劇場《千 色》等。其參與作品曾於上海、廣州、北京、柏林、艾福特、杜塞爾多夫、蘇黎世、新加坡、鹿特 丹及阿姆斯特丹等城市發表。

林俊浩

林薇薇

聯合編舞

出生於馬來西亞,生活於香港,現為劇場工作者。創作及編排作品包括藝君子劇團《鳥瞰人類・ 性・愛勿語》;香港話劇團 x 一舖清唱《2 月 12》(音樂劇);香港話劇團《動力奇兵》(中電社區節 能基金教育劇場);自由空間 x 香港話劇團《大狀王》(音樂劇);香港話劇團《順風・送水》和 《美麗團員大結局》;聲蜚合唱節 x 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巴赫劇場《聖約翰受難曲》德國柏林試 演及圖林根巴赫音樂節巡演;張雅麗《想點》女生獨角戲以及風車草劇團《網上寂播 Switch Off》。

林薇薇

莫布利

高男高音(飾演耶穌)

來自美國,獲格林美獎提名的高男高音。莫布利的聲音被形容為「閃閃生輝」(《BachTrack》), 以演繹巴洛克、古典和現代曲目享譽全球,於美洲及歐洲頻繁演出。

莫布利提倡音樂及節目編排多元,為韓德爾及海頓研究社首位節目顧問,此前曾帶領研究社舉辦 社區參與音樂會 Every Voice 數年。他於巴洛克樂團 Apollo’s Fire 擔任訪問藝術家(多元外展) 一職,並帶領由英國政府藝術與人文研究委員會(UKAHRC)資助的研究計劃,發掘由多元背景 作曲家創作的作品。

他的美國演出包括個人獨唱會(紐約米拿劇院及芝加哥 Collaborative Arts Institute);與匹茲堡 交響樂團、費城管弦樂團和明尼蘇達管弦樂團合作演出韓德爾《彌賽亞》;與芝加哥交響樂團演出 《布蘭詩歌》;與各大巴洛克樂團定期演出,如巴洛克愛樂樂團、溫哥華早期樂團、聖地牙哥巴赫 樂團及 Seraphic Fire。近期及未來重點演出包括於鄧肯活音樂節首度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 (尼爾森斯指揮);與費城管弦樂團合作;以及與蒙特利爾交響樂團合作(鈴木雅明指揮)。

歐洲演出方面,莫布利曾與維也納學院管弦樂團、Balthasar Neumann Chor & Ensemble、 弗賴堡巴洛克樂團、I Barocchisti、史特加國際巴赫學院、荷蘭巴洛克樂團、荷蘭巴赫研究社、 蒙台威爾第合唱團和英國巴洛克獨奏家樂團合作;並與伯明翰市管弦樂團及布達佩斯節日管弦樂 團合作《波佩亞的加冕》,飾演 Ottone 一角。他與劍橋古音樂學院合作,於《時間與真理的勝利》 中飾演 Disinganno 一角,並設計新節目《英格蘭之子》,由 UKAHRC 資助作為其研究一部分, 2024 年巡演。莫布利以浦賽爾、韓德爾及 Sancho 作為於巴黎首次個人演出的節目,並於 2023 年拜魯特巴洛克歌劇節重演。

2023 年發行首張獨唱專輯大獲好評,同時與鋼琴家 Baptiste Trotignon 於巴黎、約克、利物浦、 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音樂節及 BBC Proms 演出。莫布利亦參與蒙台威爾第合唱團、龍舌蘭 巴洛克樂團和史特加國際巴赫學院的數張唱片。

莫布利

曾麗婷

女高音(飾演抹大拉的馬利亞)

香港女高音,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荷蘭鹿特丹音樂學院,師承陳少君、法蘭士.許茨及龔冬健等。

曾氏近期歌劇演出包括香港藝術節《兩生花》與《兩個女子》;香港大歌劇院《芝麻經理人》及非凡美樂《血灑英廷》等。她曾為多個本地音樂團體擔任獨唱,曾獲第 17 屆大阪國際音樂大賽聲樂演奏會組第二名。

作為聲蜚合唱節駐團藝術家,曾氏近年亦參與創作,作品包括《照無眠》及《星落有時》。現為香港 大學及香港教育大學聲樂導師、香港兒童合唱團中 / 高級組指揮及教會詩班指揮。

曾麗婷

羅賓遜

男低音(飾演羅馬總督彼拉多)

技藝全面的男低音 / 中音,近年其中一位於歌劇及音樂會表演中最炙手可熱的聲樂家,擅長的風格 包括巴洛克、古典、浪漫以至當代。羅賓遜於柏林藝術大學學習聲樂,師承 Robert Gambill。

近期及未來於歐洲各主要歌劇院和音樂廳的演出包括《奧菲歐》(巴伐利亞州立歌劇院);《莊嚴彌撒曲》(蘇黎世音樂廳);《聖約翰受難曲》(倫敦 Wigmore Hall 及德國柏林歌劇院);《狄多與依尼阿斯》(柏林州立歌劇院);海頓《安魂曲》(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及 MDR 萊比錫 廣播交響樂團);《卡斯托和波路克斯》(華沙歌劇院);《女人皆如此》(Snape Maltings);《日耳曼王奧托》(馬德堡歌劇院)及《巴赫》(魯昂歌劇院和里爾歌劇院)。他曾合作的著名指揮和導演包括 Raphael Pichon、Claus Guth、Johannes Kalitzke、Helmut Rilling、Rene Jacobs、 Benjamin Bayle、Christopher Moulds、Christian Curnyn、Stephan Schulz、 Andrea Marchiol、Niclas Fink 和 Christophe Rousset。

羅賓遜

費沙爾

男高音(飾演西門彼得)

多才多藝的獨唱家和合唱家,以獨特清澈的歌聲見稱。費沙爾近期演出包括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復活節音樂節、倫敦聖約翰史密夫廣場舉行的音樂節、與享負盛名的 Vox Luminis 樂團於舒茲音樂 節演出。費沙爾與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的合作足證他勝任的曲目廣泛,包括韓德爾的《蘇姍娜》(2019 年);浦賽爾《狄多與依尼阿斯》(2020-24 年);海頓《藥劑師》(2019-21 年)及經歷史 考據的集成歌劇演出(2023 年)。

除了巴洛克和初古典時期,費沙爾亦擅長其他類型。2021 年與鋼琴家 Helmut Deutsch 和 Saskia Giorgini 於班貝格 Lied & Lyrik 音樂節演出布拉姆斯《愛之歌圓舞曲》。2022 年於魯爾三 年展演繹史拿加斯為 12 位獨唱家編寫和維韋亞的作品。他於Gregor Meyer 指揮的布列頓《天堂 的良伴》擔任男高音獨唱令人留下深刻印象(2022 年,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其他曾合作的著 名指揮包括庫倫齊斯、Frank Dupree、Asher Fisch 及 Daniele Gatti。

費沙爾

曾子驊

舞者

香港街舞舞者,同時是本地街舞團隊 Good Job Brother 的成員之一,2006 年開始接觸街舞 (霹靂舞)以來不斷訓練及創作,舞蹈是曾氏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1至23年參與香港霹靂舞代表隊選拔賽並連續三屆奪冠。

舞蹈靈感主要來自美國舞者及生活一切大小事,如動作電影、歌曲等,後來更融合現代舞元素,-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風格的Threading、Powermove 及Puzzle等,亦擅長各種地板動作。街舞以外,曾氏亦曾參與黑盒劇場及其他舞蹈相關演出。

曾子驊

林浩恩

合唱指導

活躍於香港合唱界,現為聲蜚合唱節音樂總監。林氏多次帶領聲蜚演出合唱劇場,讓觀眾認識多部 由巴赫、布克斯特胡德、彼高利斯、布拉姆斯及大衛.朗所寫的經典合唱作品。經其合唱指導下, 聲蜚分別於香港及德國,由知名指揮家霍爾斯及賈智納帶領以合唱劇場形式演出巴赫《聖馬可受難 曲》及《聖約翰受難曲》。林氏曾帶領聲蜚以線上講座音樂會形式演出《聖馬太受難曲》、《聖約翰受 難曲》及韓德爾《彌賽亞》選段。

林氏於2017至2021年為香港浸會大學(浸大)音樂系客席講師,並為浸大合唱團指揮。林氏同時為香港兒童合唱團(香兒)高級組指揮及伴奏,與香兒的重要演出包括香港藝術節主辦普立茲獎得 主周龍作曲之現代歌劇《白蛇傳》(2019 年)及陳銀淑作品《星星的孩子》(2023 年);新視野藝術 節《空氣頌》(2020 年),以及為香兒 50 周年原創音樂劇《歌王之王》(2021 年)擔任演出嘉賓。

林氏亦受邀參與各項本地及國際合唱工作坊與活動,包括於瑞士聯同格林美獎得主男高音菲尼克斯於第一及第二屆國際博斯維爾暑期合唱節任教。

林氏獲香港中文大學音學系學士及美國西敏合唱學院音樂碩士(指揮)。

林浩恩

王健偉

舞台設計

舞台及服裝設計。近年戲劇設計作品有《大汗推拿》、《親愛的,胡雪巖》、《德齡與慈禧》、《原則》、 《解憂雜貨店》、《大偽術爸》、《科學怪人.重生》、《言說之外》、《兒欺》、《陪著你走》、《病房》、 《色相》、《最好的時光》、《穿 Kenzo 的女人》、《大象陰謀》、《二人餐》、《求證》、《我們最快樂》、《天下第一樓》、《愛我別走》、《史家本第二零二三回之伏虎降龍》及《千年幻戀》等。

音樂會及歌劇設計作品有《我們的音樂劇》、《息在零地》、《肖像曲》、《聖馬可受難曲》、《分岔路 上.大力神》、自由爵士音樂節 2022、《唐吉訶德》、《兩生花》及《異色煙火張國榮》等。

舞蹈設計作品包括《咏嘆調》、《最後一夜》、《紫玉成煙》、《弦舞》、《紅樓夢.三闕》、《一個人的 哪吒》、《活著》、《Re-mark II》、《如影》等。

近年憑《咏嘆調》、《紅樓.夢三闋》、《親愛的.胡雪巖》及《一個人的哪吒》獲得舞台設計獎項。

王健偉

楊子欣

燈光設計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科藝學院,獲藝術學士,主修舞台燈光設計。現為自由身舞台工作者。

在學期間憑香港演藝學院作品《菲爾德》獲香港舞台劇獎最佳燈光設計,畢業後再憑同流《關愛》; 香港話劇團《安.非她命》、《結婚》及《父親》五度獲此殊榮。2012 年憑香港舞蹈團《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獲第 14 屆香港舞蹈年獎最值得表揚舞美。

楊子欣

蘇善誼

服裝設計

畢業於英國皇家中央演講和戲劇學院,主修舞台及服裝設計。曾憑中英劇團《福爾摩斯四圍騰之 華生暴走大狗查》獲提名最佳服裝設計。

近期舞台及服裝設計作品包括中英劇團《留守太平間》;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現世代的莎士比亞: 受辱記》;三角關係《無法誠實的我們》及聲蜚合唱節巴赫黑盒劇場《婚岔路》。

服裝設計作品包括香港話劇團《史家本第二零二三回之伏虎降龍》;香港舞蹈團《如影》;中英劇團《唐吉訶德》及《解憂雜貨店》;三角關係《晚安》、《二人餐》及三角關係 x Dustykid 音樂劇場小塵大事》;及新視野藝術節多媒體當代實驗獅劇《千里走單騎》。

蘇善誼

聲蜚合唱節

心繫培育與承傳,旨在提供極高質素的演出及創新的教育計劃,以連結本地歌唱家、演奏家、觀眾 及贊助人。2012 年起在世界級大師赫爾穆特.里霖教授及聲蜚合唱節總監趙伯承的領導下,多次舉辦合唱演出及為本地音樂家、老師、中學生、大學生及音樂愛好者而設的合唱課程,大獲好評。

2014-15 年度聲蜚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支持,將其年度暑期合唱節擴展成全 年節目。聲蜚積極創新,於合唱演出加添劇場元素,包括「BACH 330」、「巴赫劇場」、「Choral Polygon」及「觀影察聲」等計劃,冀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

聲蜚合唱節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團體。

聲蜚合唱節

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

德國最著名、最具創意的巴洛克樂團之一。在賈智納的藝術指導下,樂團的音樂會近40年來吸引大量觀眾。作為室內樂團和歌劇交響樂團,樂團屢屢克服障礙,尋求與新聲音和其他藝術流派的碰撞,展現極富感染力的演奏樂趣和樂於擁抱創新的精神。

樂團憑唱片《戰爭與和平 1618:1918》榮獲 2019 年 OPUS Klassik 樂團 / 管弦樂類大獎。他們結合早期巴洛克音樂與菲力普.格拉斯作品的專輯《Timeless》獲得 2010 年 ECHO Klassik 獎。

樂團以其與眾不同的創新節目,深受觀眾以及德國和海外藝評界喜愛。除了在柏林演出外,樂團每 年於德國、歐洲和世界各地巡演約 100 場音樂會。

2024 年為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40周年。樂團佔據古典音樂界的先鋒位置,與觀眾以嶄新方式體驗古典音樂,克服感知障礙。

柏林魯特文藝復興樂團

聲樂小組(飾演陪審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