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若

作曲/ 作词

被美国《纽约时报》赞誉为独树一格。黄若从中国远古及民间音乐、西方前卫、实验、噪音、自然与人工声效、摇滚和爵士乐中汲取灵感,运用一种他称为「多维主义」的作曲手法,将所有元素无缝结合,音色鲜明而富创造性。黄若的作品形式多样化,包括管弦乐、室乐、歌剧、剧场、舞蹈、跨界、声音装置、建筑装置、多媒体、实验即兴、民谣摇滚及电影配乐。

作品由世界知名乐团首演及演出,包括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 三藩市交响乐团、BBC交响乐团、荷兰电台爱乐、波兰国家电台交响乐团、圣塔菲歌剧团、 华盛顿国家歌剧团、侯斯顿大歌剧团、圣路易斯歌剧院、Asko / 荀伯格、德国现代室乐团及伦敦小交响乐团。顶尖指挥家包括沙华列殊、艾尔梭、戴维斯爵士、狄信.汤玛士及科隆都曾指挥他的作品。与剧作家黄哲伦共同创作的歌剧《一个美国士兵》于2018年在圣路易斯歌剧院首演, 被《纽约时报》评为古典音乐界年度盛事之一。

现于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教授作曲,亦是红火乐团的艺术总监和指挥。 2006年获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选为「年度青年领袖」。其作品由Ricordi出版。

 

相片:© Max Lee

黄若

贝西.特维斯特

导演 / 制作设计

偶剧表演家族的第三代传人,亦是唯一一位毕业于法国沙勒维尔-梅济耶尔国家高等偶戏艺术学院的美国人。在纽约占韩逊国际偶戏艺术节中,以得奖剧目《The Araneidae Show》崭露头角, 其后在另一屡获殊荣的破格作品《幻想交响曲》中,充分展现无穷想像。特维斯特及后创作了20部长篇舞台作品,包括《木偶的命运》、《春之祭》(林肯中心);《Dogugaeshi》(巴比肯艺术中心、巴黎及沙勒维尔-梅济耶尔);《Behind the Lid》(纽约)及《Arias with a Twist》(巴黎及斯德哥尔摩)。曾任《欲望号街车》(法兰西喜剧院)舞台设计及联合导演。

曾执导和负责设计的歌剧包括雷史碧基的《睡美人》(林肯中心艺术节及斯波莱托艺术节)及《糖果屋》(侯斯顿、阿特兰大及密歇根歌剧院)。曾与克里斯托弗.惠尔顿合作多部芭蕾舞剧,包括《仙履奇缘》(荷兰国家芭蕾舞团及三藩市芭蕾舞团);《冬天的故事》(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及《胡桃夹子》(卓夫利芭蕾舞团)。他获奖无数,包括奥比奖、Henry Hewes设计奖、Doris Duke艺术家年奖、多个UNIMA奖项及贝西奖、古根汉学人奖、麦克阿瑟学人奖及罗马美国学院「罗马奖」。特维斯特现为纽约市HERE Arts Center Dream Music Puppetry Program总监。

 

相片:© Elliott Verdier

贝西.特维斯特

迈尔斯.拉蒙

指挥

生于威尔斯,参与英国兰达夫座堂歌咏团期间开始接受正统音乐教育,获奖学金入读Monmouth School,并于皇家威尔斯音乐及戏剧学院跟随Richard McMahon研习钢琴。其后获得合唱团奖学金到剑桥大学罗宾逊学院修读古典学,同时于伦敦随Peter Katin继续钻研钢琴。

曾居爱尔兰数年,期间为都柏林圣派翠克大教堂合唱团成员,并加盟爱尔兰歌剧院、北爱尔兰 歌剧团、阿尔斯特管弦乐团及RTÉ Concert Orchestra等艺团担任键盘演奏。离开爱尔兰后居于西西里岛一座火山上,并在陶尔米纳圣乔治堂担任指挥,其后迁往伦敦,任肯辛顿奥林匹亚 圣马太堂音乐总监,与Denis Moriarty共同创办肯辛顿奥林匹亚音乐艺术节。除举办各式各样的音乐节目外,该艺术节亦以慈善基金会形式为年轻音乐家提供演出机会和其他支援。拉蒙曾与 Paul Hillier 共事14年,期间曾演奏和录制不同种类的音乐,从最早期的吟唱到近年爱尔兰室乐合唱团、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及声音剧场的委约作品。现居哥本哈根,任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合唱指导。

迈尔斯.拉蒙

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

演出

于 1979 年创立,被誉为世界上最出色的声乐合唱团之一。

除演绎文艺复兴时期的复调合唱音乐及新声乐外,合唱团同时积极与戏剧、电影及芭蕾舞等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开发音乐会崭新的表演模式和创新曲目。

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的演出以精准大胆见称,凭着独特的歌声在世界各地备受注目。每年于哥本哈根举行乐季,并于丹麦各地和全球巡回演出。 2015 年于中国巡回演出,举办超过十场音乐会推广丹麦文化。 2016 年合办 Nordic Choir Expedition,介绍北欧各首都的声乐合唱团。近期 于西班牙、捷克、德国、意大利、荷兰、芬兰、苏格兰、英格兰、美国、加拿大及香港等地巡回演出。

曾灌录多张专辑,并获奖无数,包括凭《The Little Match Girl Passion》(David Lang 作曲;Harmonia Mundi 唱片公司发行)赢得格林美奖。近期推出专辑包括当代阿根廷作曲家 Pablo Ortiz 的作品集《Gallos y Huesos》(Orchid Classics 唱片公司发行)以及收录丹麦作曲家作品的《First Drop》及《Crossing Borders》。德国作曲家舒尔茨的作品多年来在乐团的演出曲目中占重要席位。 2008 至 2011 年,乐团曾灌录舒尔茨的复活节及圣诞歌曲全集,获国际音乐媒体一致好评,其后乐团于 2014 年应邀担任德国德累斯顿「舒尔茨音乐节」驻场艺术家。

近年重要专辑包括Arvo Pärt 的作品集《Creator Spiritus》(Harmonia Mundi唱片公司发行),以及收录过去200年丹麦顶尖声乐作曲家作品的《The Golden Age of Danish Part Songs》(Dacapo Records发行)。

 

相片:© Nikolai Østergård

哥本哈根新艺术合唱团

三枝步

灯光设计

2000年起于东京开始从事舞台灯光设计。 2005年移居纽约,于HERE Arts Center担任驻场灯光设计师,同时以自由工作者身分为各类型演出担任灯光设计,包括纽约国际艺穗节及林肯中心艺术节。三枝步擅长与多媒体歌剧及不同类型的偶戏剧团合作,曾参与的作品包括 Kristin Martin的《Looking At You》(纽约HERE Main Stage,2019年)及贝西.特维斯特的《春之祭》(纽约 林肯中心白光艺术节,2014年)。自2008年起,三枝步一直为贝西.特维斯特的制作担任灯光设计。

三枝步

Rachel Schapira

戏偶制作主管 / 戏偶师

Eat Drink Tell Your Friends 戏偶组织联合创办人,曾与贝西.特维斯特、Welcome to Campfire、Ripe Time、The Story Pirates、New Georges、Opera Slavica及Jeanette Oi-Suk Yew等艺术家与团体合作。她是美国Red Hook Art Project的教学艺术家,2019年占韩逊基金会资助得主,亦是Monster Trux团队成员。

Rachel Schapira

Lute Breuer

戏偶师

曾参演之百老汇作品包括《战马》(林肯中心);《The Pee Wee Herman Show》(纽约史蒂芬桑坦剧院)及《无线电城圣诞奇观秀》(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曾在美国多个场地演出,包括圣地牙哥The La Jolla Playhouse、纽约New Victory Theater、纽约The David Geffen Hall、纽约公共剧院,纽约中央公园德拉科特剧院莎士比亚戏剧节等。海外方面,他以演员或导演身分参与于俄罗斯、巴西、韩国、中国和爱尔兰等地举行的巡回演出。他曾参演的艺术节包括斯波莱托艺术节、爱丁堡艺术节及林肯中心艺术节。与贝西.特维斯特合作多年,近作包括于密欧根歌剧院上演的《糖果屋》。除戏偶师身份外,Breuer亦是一名编剧。

Lute Breuer

Ben Elling

戏偶师

戏偶师及剧场技术员。曾担任多部外百老汇作品的影音工程师及以自由工作者身分担任技术总监。除技术工作外,曾在贝西.特维斯特于林肯中心上演的《春之祭》以及HERE Arts Center的《幻想交响曲》中作偶戏演出。

Ben Elling

Rosa Elling

戏偶师

来自英国雪菲尔德的表演者及戏偶工匠。曾修读伦敦中央演讲和戏剧学院戏偶课程,后于Nick Barnes Studios担任工匠。 2015年移居纽约后一直于Tandem Otter Productions 工作。

Rosa Elling

Alexandra Goss

戏偶师

居于费城的多媒体艺术家及戏偶师,自2016年起与澳洲 Snuff Puppets 剧团及导演 Steffi Oberhoff 于英国及德国等地参与巡回演出,最近亦有于Basel International Figure Theatre Festival演出。曾于不同场地演出,包括 The Tank、La Mama、Dixon Place、Coney Island Sideshows、Puppet Showplace Theatre、The Wassaic Project及网上聊天室。

Alexandra Goss

Ashley Winkfield

戏偶师

跨界别艺术家,主要从事偶戏、诗词创作及表演艺术工作。透过贝西.特维斯特的《春之祭》接触偶戏,成功将偶戏融入其他艺术形式,包括纽约 Only Child Aerial Theatre 沉浸式空中体验《Two Fold》。其他偶戏演出包括 Rachael Shane 的《The Paper Piece》、马布矿坑剧团《动物磁性》中国巡回演出,以及托莉.班德的《纸帽游戏》及《Dreaming》。

Ashley Winkfield

余林橞

敲击乐

敲击乐演奏家及声音艺术家,擅长以现成物件为发声工具,以声音为媒介探问及重新定义观众与表演者之间的关系。余氏醉心探索结合声音与表演艺术的可能性,积极策划能将人及空间交织起来的跨艺术界别合作及表演,热衷于发掘改变表演艺术的新方向。余氏现居于香港,身兼现在音乐的艺术总监、香港室内乐敲击乐团The Up:Strike Project 的创办人之一及香港创乐团的联席乐手,同时任教于香港大学音乐系及香港演艺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

 

相片:©️ Darwin Ng

余林橞

陈梓浩

敲击乐

于国际音乐比赛屡获殊荣,表演足迹遍布各地的知名音乐厅。过去的重要演出包括以独奏家身分与侯斯敦交响乐团和香港管弦乐团演出,及以联合首席的身分与世界菁英敲击乐团于欧洲多国巡回演出。他曾以管弦乐师身分参与马来西亚爱乐、香港管弦乐团及香港小交响乐团的演出,亦曾是瑞士琉森、瑞士韦比尔、美国邓肯活及日本太平洋等多个国际音乐节的乐团成员。与多位著名音乐家合演过室乐,如雷沙、于翔、沙汉姆及黄皑云等,更参与多位作曲家的作品首演,包括沙罗伦、George Lewis、上野健和谭盾。陈氏于香港演艺学院毕业后负笈美国,于新英格兰音乐学院、茱莉亚音乐学院及歌尔本音乐学院深造。

 

相片:©️ Lee Tsz Wah

陈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