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华

导演/文本

新加坡视觉艺术家及电影制作人,凭剧情长片《幻土》(2018)分别于第71届卢卡诺影展获得金豹奖,在2019 年获得第56 届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和「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以及于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获得「罗伯托.罗西尼里荣誉」评审荣誉,翌年代表新加坡入围奥斯卡金像奖(2020),电影由NETFLIX 在全球发行。除传统电影院网络外,其作品曾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台北当代艺术馆、马德里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中心、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博物馆及新加坡国际艺术节上映。

相片:© Laura Stevens

杨修华

贝臻雅

原创音乐 / 执行监制

1987年出生,毕业于牛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茱莉亚学院及锡耶纳音乐学院,被英国广播公司以「极富戏剧性」形容其音乐,曾为著名交响乐团、合唱团、乐团、独奏家作曲,作品于四大洲多个场地演奏,从伦敦南岸中心到纽约卡内基音乐厅,远至北极圈地区的场地。 2017年获英国皇家爱乐协会作曲奖,作品针砭时弊,包括探讨金融危机、俄罗斯边境条约等社会题材。 2018年获古根汉基金奖,曾亮相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国际电视频道、法国广播电台及德国之声等媒体

贝臻雅

亚南迪.巴塔查里亚

独唱 / 作词

被誉为音乐神童,曾与John Mclaughlin、Jerry Douglas、Bickram Ghosh及Tanmoy Bose一同在其父亲Debashish Bhattacharya的专辑《Beyond the Ragasphere》中演唱。专辑于2014年在柏林举行的世界音乐博览会中赢得「年度专辑奖」。作品曾于World Music Europe Chart高踞榜首,在2018年获得Transglobal World Music Charts Europe「最佳专辑奖」及赢得2019年German Record Critics' Award及Songlines Music Award。曾接受《Songlines》杂志、《卫报》及《BBC音乐杂志》访问,并与Mac Miller及Billie Eilish等艺术家一同灌录《伦敦旗帜晚报》每月专辑及网上杂志《PopMatters》的2019年杰出艺术家精选专辑,亦曾在世界各地巡回演出中展现音乐实力,包括近期与Norah Jones和Anoushka Shankar的合作项目。

亚南迪.巴塔查里亚

史丹利.杜特士

指挥

2014年起担任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每年于柏林爱乐厅指挥10场音乐会;曾任欧洲、亚洲及澳洲多个大城市主要管弦乐团的客席指挥,包括Australian World Orchestra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最近与温哥华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在北美洲演出。拥有德国及澳洲双重国籍,定居柏林前曾于澳洲、奥地利和瑞士修读音乐。既是小提琴手及柏林爱乐乐团成员,亦是ZeMu! Ensemble Berlin创办人,致力演出在世作曲家的作品。曾推出当代音乐影音作品及专辑,以及Vito Zuraj 和Wolfgang Rihm作品的主流专辑。

相片:© Peter Rigaud

史丹利.杜特士

ZeMu! Ensemble Berlin

现场音乐

ZeMu! Ensemble Berlin是世界知名柏林爱乐乐团的最新子乐团,由乐团指挥史丹利.杜特士于2022年创立。

相片:© Sebastian Hänel /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ZeMu! Ensemble Berlin

高思雅

监制 / 概念 / 执行监制

曾任香港国际电影节及亚洲电影大奖学院执行董事、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艺术总监,以及多个国际电影节的策展人、顾问及评审。作为电影制作人,曾于亚洲拍摄独立和实验性电影,以及于荷里活制作商业电影和电视节目;作为影评人,其著作及文章曾被英国电影协会、法国《电影笔记》杂志及美国《 Film Comment》杂志出版和刊登。曾任香港M+博物馆董事局成员至2022年;2018年获法国政府颁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高思雅

李替普

策展人 / 执行监制

2015至2018年间,为赫尔辛基艺术节出任行政总裁兼艺术总监,负责委约及安排世界级艺术家,如郎朗、大卫.霍克尼、卡尔.亚伯拉罕、姬蒂.白兰芝、约翰.麦高维治,以及来自不同领域和媒体的团体参与艺术节。作为古典乐男高音,他在各大舞台和艺术节中,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西蒙.历图爵士、里卡多.穆蒂等合作,并参演崔莎.布朗及彼得.谢勒等人的作品。曾参与大量唱片及影片,更两度获格林美奖提名。

相片:© Monica Rittershaus

李替普